泰国虎

证章小天地,中医大世界二十四

发布时间:2023/3/30 17:57:49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169035.html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对于受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东南亚地区来说,其文化传承意义尤为重大。但是我们在收藏证章的过程中,还没有见过东南亚地区颁布的中医药证书;而中医药徽章的取得也非常不易——十几年的时光,也只入藏了七枚,其中五枚来自于新加坡。所以,今天就从5枚徽章入手,带大家了解一下新加坡的中医药发展史。

五枚徽章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史百年见证

新嘉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执行委员徽章

新嘉坡中医师公会证章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证章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徽章

新加坡中医学院徽章

我们在整理有关史料时,主要摘选了新加坡中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官方网站以及民国时期报刊的介绍,以保证其准确性。

01

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

同气连枝激昂慷慨

新嘉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成立全体同人摄影(《医药月刊》年第一期)

民国十八年(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废止中医案”。国内外中医药界愤慨激昂,立誓抗争。大家认识到,要获得生存机会,必须以集体的力量进行抗争,新加坡也不例外。

《医药月刊》年第一期刊文“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纪事”,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本会开始筹办,在十八年四月,成立在九月。固同侨医药界向所未有之团体也。其机则动于国内中卫委之废止旧医议案。消息到本埠,群情震动。先由梁少山、黄福菴、曾有源、黄爱华等刊派传单,召集医药两界,医院,开大会讨论。到会百余人,公推梁少山主席。议决通电南京政府收回成命,并电上海神州医药联合会愿为后盾。……不数日复开大会,医院,议决筹办会事,定名为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本文简称“联合会”)。……十月二日开成立大会,结束筹备手续,更举正式委员三十五名。”

新嘉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执行委员徽章

这一枚心形的新加坡中医中联合会的徽章,竖径不到2厘米,但因为是属执行委员才能佩戴的专用章,存量极少。据年4月1日发行的《新嘉坡中医中药联合会特刊》介绍,联合会的执行委员仅15人,因此该章十分珍贵。

联合会的成立,不仅团结了新加坡的中医药从业者,更是支援国内抗争的具体举动,意义不凡。正如梁少山主席所说:“我新加坡华侨之中医中药同人,惊国粹之沦亡,国产之废弃,国民生命之靡托,大多数人之颠连而无告也。复感于国内医药各界反对之呼声,如此其激昂慷慨也,用是惄焉忧伤,继起讨论,团结医药两界,组织此联合会。”

当年中华民国的《中医条例》公布后,为证明中医从业者的合法性,东南亚中医界援引条例规定,掀起申领行医执照的高潮。根据条例规定,在考试院举行中医考试以前,凡年满25岁,满足“曾经中央或省市政府中医考试或甄别合格得有证书者、曾经中央或省市政府发给行医执照者、中医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曾执行中医业务五年以上者”资格之一,经内政部审查合格,可以给予证书。

按照这一规则,东南亚中医界能够符合的条件也只有“曾执行中医业务五年以上者”一条而已。联合会抓住机遇,于年9月致函国民政府行政院卫生署,询问颁发中医证书程序。卫生署答复请颁发中医证明书者,须按照规定办理各种手续,考虑到东南亚的特殊情况,凡中医加入联合会五年,并在当地政府备案有戳记为据者,联合会可以请当地领事馆代为开具五年从业证明,领取执照。经与当地领事馆沟通后,领事馆允诺可以开具证明并代领执照。这就为新加坡中医的执业开辟了一条合法路径,意义重大。

抗战爆发后,联合会又以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支援国内抵御日寇。据年第四期《医药之声》杂志刊载的“新嘉坡中医中药联合会爱国工作热烈之一斑”中描述:“值国难当头,全民动员救亡之际,该会派员分途劝捐赈灾款。……于十二月十八日,又复开会劝认公债。全体大意,谓全面抗战既经开展多时,我国政府既具焦土决心,人民应尽输财之责。覆巢之下无完卵,国之不存,即有书栋雕梁之壮伟大厦,亦失其存在之价值。所有建筑会所之基金,有转买救国公债之必要。乃表决将建筑会所之基金,先拨买公债三千元云云。”

当年新加坡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整个抗日筹赈中,是所有华侨中捐资献物最多者,后来获国民政府财政部授一等金质奖章、军政部授海陆空军一等褒奖奖状。胡文虎所经营的“虎标永安堂”,就是联合会的监察主席单位。

02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

阐扬中医、融合贯通、联络同业。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之国医,多如过江之鲫,资格极为复杂,盖因当局对执业国医之士,格外优待,不似西医之严格限制,任其行医自由。”这是年8月2日《南洋商报》刊发“本坡中医八百人”一文中的原话。小小的岛上,居然有中医八百余人,的确繁盛。

这种繁荣背后,实际上是缘于年新加坡所属海峡殖民地政府颁布的医药法令———《医药注册法令》中,第21条提及中医:“不得将本法令中任何内容解释为禁止或阻止本土医疗方法的操作(包括印度方法医疗、中国方法医疗或其他亚洲区域的治疗方法)。”虽然“医药”在法令中并未被形容为“西方的”,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得到殖民者承认的是其带来的现代医学,亦即西医。“外来的”西医与“亚洲区域的”“本土的”医疗方法相对,被认为具有普适性而不必特指。所以,法令所管制的对象是西医,中医则不在此列。由此形成的管制空白延续甚久,使新加坡中医界受惠于该法令而得以壮大行业规模,但也带来了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乱象。

年8月18日,为团结同道、共谋发展,在旅居新加坡的厦门名医吴瑞甫倡导下,假星州上杭同乡会举行“新加坡中国医学会”第一次筹备座谈会。当天出席者共23人,会议通过议案,成立“新加坡中国医学会”,推举吴瑞甫为筹委会主席。

年10月27日,举行“新加坡中国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执监理事就职典礼,吴瑞甫任首任会长。该会成立的宗旨包括:一、阐扬中国医学原理,研究世界医学,博取世界医学的特长,融合贯通。二、联络同业,共同研究中医药的学术,促进中医药的疗效。

年10月,在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时,新加坡中国医学会遵照当时中华民国所颁发的有关中医师组织名称条规,易名为“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本文简称“公会”)。公会号召全体中医师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医粹》《医统先声》《医衡》等中医园地,都在这时期于《南洋商报》《中兴日报》及《星洲日报》等大报刊,开辟定期专栏,藉以宣扬中医中药。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市情不景,贫病日多,医院不足应付需要。公会同仁深感济困扶危、救灾怜恤乃中医师之天职,遂于年创办“中华施诊所”,当时暂借中山会馆作为会址。年,在公会全体理事与会员们的齐心合作、奔走筹募之下,购得直落亚逸街的一幢三层楼屋宇,作为公会新的会所,并将中华施诊所易名为“医院”。

年,公会成立了“医院学术委员会”,专门致力于策划与推动学术研究活动,并在医院大巴窑总院设立伤寒、温病、病案会诊、药物、针灸、激光等研究小组。其后,公会多次派代表参加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发表中医药论文;并邀请国外中医药专家到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年,公会还受邀加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年,公会联合本地各中医团体,组成“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旨在促进、加强及鼓励全国各中医团体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共商中医药界大事,并与政府联系和对话,同时促进中医药专业人才规范化培训。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证章两枚

我们收藏了两种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徽章,左边这枚全部是繁体字的章,以“新嘉坡”冠国名,而非“新加坡”,应为中医师公会的早期徽章。

这里我们普及一个小知识点——关于新加坡的汉字使用。大家去新加坡旅游时,会发现当地使用与中国内地完全一样的简体字,而不像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原来年新加坡独立建国后,李光耀政府意识到繁体字难写难记,就于年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年公布《简化字总表》,年公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完全采用中国内地的简体字,同时废除了台湾地区使用的注音符号,全面采用汉语拼音。

大家注意到了吗?徽章正中黄色的地图,正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图,这也反映了海外华人对故土的热爱。右下角这枚章,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发行的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章,正中已经换为新加坡地图了。

03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

灌输中医药学术、培训专门人才的摇篮

年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第一届高级班毕业典礼留影

当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时,移民自中国的中医师零落散布于民间,为华人治病。英殖民地政府颁布施行移民限制条例,致使南来的中国中医师日渐减少,而新马一带的中医师逐渐老迈。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意识到,中医界面对着后继乏人的危机,而“中华施诊所”正是培养和训练中医药人才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民众信任中医中药的心理,到处招摇撞骗,江湖郎中猖獗一时。

为了传授系统的中医学,担负起训练新马两地中医接班人的任务,年,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在教育部办理了注册手续,创办了“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通过招生入学考试,录取第一批学员30余人。该校的办学宗旨是“灌输中医药学术、培训专门人才、维护人类健康及促进新加坡医药卫生事业”;教学方针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校训是“慎勇端勤”。当时采用四年兼读制,学习上注重理论、临床实习。课本教材全由在校讲师自行编写,直到年才部医院校的教材。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徽章

这一枚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徽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发行的。与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早期徽章一样,都采用了中国地图,每每抚及,感慨万分!故土啊,故土……

04

新加坡中医学院

东南亚历史最悠久、体制最完善的中医专业培训学府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新加坡中医学院现址

年,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加坡的中医教育,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更名为“新加坡中医学院”(本文简称“学院”),并在年搬进了设备完善、环境清幽的大巴窑医院大厦。学院的中医课程自年起改为五年兼读制,对学生的入学资格严格审定——必须具备政府统一考试高中或以上的程度。学员在第五年,课程的百分之七十为临床实习、百分之三十为中医专修科目和临床病案的探讨。

新加坡中医学院徽章

新加坡中医学院的徽章,与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的徽章,在形制上几乎一致,红十字下的地图,寓意辐射全国;底部延展的稻穗两翼,寓意服务大众。

年,学院将学制由五年兼读制提升为六年兼读制。年,学院开办中医专业高级文凭(原为中医学士学位课程),学制分别改为五年全日制和七年兼读制。学员毕业及获颁文凭后,可通过报考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成为新加坡注册中医师。

年后,学院与医院校建立了良好关系,医院校开办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包括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办的中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课程;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的硕士学位、博士课程等。还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缔结为姐妹院校,签署合作开办中医专科与专病进修意向书。目前,学院开办的课程有:中医专业高级文凭、针灸专业文凭(供新加坡注册西医/牙医修读)、中医健康管理师文凭、中华药膳师文凭、中医助理证书、中医药基础证书、CertificateinTCMAssistant、CertificateinBasicTheoryofTCM和中医继续教育课程。

新加坡中医学院自创办以来,已有60余年的光辉历史,为新加坡培育了余名中医人才,成为东南亚历史最悠久、体制最完善的中医专业培训学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五枚徽章,正好涵盖了新加坡中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与组织机构。过去一百年,虽相隔千里,但海外中医人的热血熊熊;今后一百年,依然沸腾荡漾。

本文主要参考了杨妍、雷环捷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年第1期的“20世纪上半叶中医在新加坡的体制化”,蔡慧姿、张伯礼发表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年第1期的“探讨中医药在新加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王尊旺发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年第一期的“在民国时期东南亚中医界对废医案的回应与建构”等,在此一并致谢!

原标题:《(二十四)——从五枚徽章一窥新加坡中医发展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8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