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虎

牛年牛读丨十二生肖中国年揭秘生肖,五

发布时间:2023/8/6 17:24:37   
北京手足癣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10410/883371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瑾华

牛年说牛。

大年初一,这是最应景的话题之一。但要说出新意,还得大家出手。

那么,来读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李零的新作《十二生肖中国年》——李零说,这是他送给读者的新年礼物。

现在年轻人喜欢讲星座,对中国的十二生肖的了解却没有那么多。李零认为,实际上这两者的功能有一些相似,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天文体系。十二生肖跟天文有很大关系,跟历法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和西方是半分天下,西边是黄道十二宫,东边就是中国十二生肖的天下。

如何读《十二生肖中国年》,春节之前,李零有一场题为“送鼠迎牛”的在线讲座,其中的分享就涉及到了十二生肖。

“生肖”一词,宋以后才流行

“生肖”一词出现得比较晚,大概从宋代以后才流行起来,但十二生肖的系统在近年出土的战国简、秦简中都有所涉及。

李零认为,十二生肖可以追到战国晚期,这与中国的天干、地支,特别是十二地支有重要的关系。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再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四分为朝、昼、昏、夕,再分为十二时辰。与此相关的还有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现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这些4的倍数属于几何划分,与计时有关。中国的十二生肖就像悬在天空中的大钟,十二年一个轮回。

中国的动物很多,为什么单挑这十二种作为生肖?这应该与早期的历法、历书有关。

古人离不开历书,民间候气知时,主要靠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即所谓物候,如草木陨落、飞鸟迁徙。

十二生肖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大,这些动物分为三类:瑞兽、家畜和野生动物。龙是瑞兽,属于想象中的动物,动物学家说,龙的原型是鳄鱼。马、牛、羊、鸡、犬、豕是家畜,跟人关系最密切,是我们家养的,全部入选。

蛇、鼠、虎、兔、猴是野生动物,最常见也最普通。其中的龙虽是想象中的动物,但它显然也是野生动物。所以,十二生肖中,家养与野生的动物,各占一半,而且,十二生肖以兽为主,没有鱼。

李零说,十二生肖起源于汉地。十二生肖是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据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考证,生肖的传播范围很广,不仅见于印度、楼兰、舒勒、于阗、龟兹、焉耆、粟特等西域古国,也见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朝鲜、日本。

在中国文化中,牛为什么这么牛

人们在过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庚子年之后,希望到新的一年能够牛气冲天。

李零这样说鼠和牛的掌故——

“子”是鼠,在《尔雅》里面,把兽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地上的,一类是地下的,地下王国主要就是老鼠。所以鼠是一种很重要的动物,而且六十甲子是从它开头的。

李零说,自己在书里对鼠的讨论很多,“我最感兴趣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考古大发现全是深挖洞挖出来的。”

再看牛。我们中国真正的牛有好几种,就是黄牛、水牛、牦牛、瘤牛,这在《十二生肖中国年》里都讲到了。

“牛是六畜之一,照理来说,六畜是马、牛、羊、鸡、犬、豕,马应该排在前头,但是马是和游牧民族、草原地区的关系更大,对于我们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民族来说,牛是最重要的。它放在六畜第一位,还是很有意思的。”李零说,正因为中国自古重农,牛是用来耕地和拉车,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历代都禁止私自宰杀耕牛。据睡虎地秦简《厩苑律》,秦代对牛马非常重视——当时,大牲口多为公产,即官方所有,牛马要定期考核,死了要及时上报,肉、筋、角要交公。别说随便杀牛,就是瘦了、病了、死了都有人管。

此外,牛,也指二十八宿的牛宿,牛郎星就在牛宿。北方七宿曰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宿配冬天,多与居家过日子有关。

牛可能在五千多年前来到中国

那么,牛从何而来?

在李零的这场在线讲座中,还有一位对谈嘉宾:知名学者,日本千叶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博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

袁靖认为,对牛的研究,在21世纪以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研究发现——牛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家养动物,是通过文化交流传过来的。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中发现了黄牛的遗骨,位于河南商丘的李庄遗址(当时定名为“山台寺”遗址)发现有埋有9头牛和一个鹿头的“九牛祭祀坑”,这两个遗址都是龙山时代的,也就是说距今四千多年。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九千年前到六千年前,都没有发现牛,一万年以前没有,九千年以前没有,八千年以前没有,七千年、六千年以前没有,到了五千多年前,牛突然就出现了。”袁靖说,这肯定不是鉴定的原因,“只要真的有牛,就能把它鉴定出来。没有鉴定出来,或者我们没有挖到,或者当时就没有,那么现在这么多遗址都没有看到的话,应该是当时没有——很可能啊,也不能说绝对,万一哪天又出来了呢,考古是一定要相信事实的。”

所以,牛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传过来的。袁靖认为,家养的牛一万年以前就在西亚起源了。

十二生肖里有六个家养动物,这六个家养动物又可以分两类,一类就是远古的人在与野生动物的相处过程中,了解它们的习性了,然后把他们驯化为家养动物,最典型的就是狗和猪。还有一类就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传来,这些动物很早就在其他地方就被古人驯化为家养动物了——很有可能,牛就是其中之一。

李零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著作有:《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波斯笔记》《铄古铸今》《万变》《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何枝可依》《小字白劳》《十二生肖中国年》,此外还著有《中国方术考》《花间一壶酒》《入山与出塞》《兵以诈立》《丧家狗》等。

阅读+

书中之年

可一读再读

李零说牛,让人读出更多牛的不凡,以及对新春的期待。

关于年的阅读,不止于此。

让我们再跟着杨先让先生的《黄河十四走》(广西师大出版社)去黄河边去看一看那些优秀的手工艺人,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的那些珍贵的图文资料。

14次考察行程的点滴最终定格在数十万字的原始笔记和数千张的调研照片中,杨先让和女儿杨阳一起,梳理考察手记和图像资料,分析了多个民间艺术品专题,与台湾《汉声》杂志共同打造了《黄河十四走》。

年初的“第一走”,杨先让等一行8人跑着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看到红彤彤的窗花贴在窑洞窗格上,看到人们打着腰鼓跳着秧歌拜新年,看到夜晚全村老少走向“九曲方阵”……如今,其中的有些生活已然消失,幸好有书,有杨先让的行走和记录。

从黄河到江南,关于年,留给人们的又是另一番记忆。

《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广西师大出版社)是作家朱学东的新作。

“我的故乡是鱼米之乡。到底什么叫做鱼米之乡我和很多人探讨过,我也跟很多人非常认真地讲过,一个地方春天在地上随便挖条沟就有春水漫过,经过酷夏、秋天,到了初冬以后沟里鱼虾满沟、水草丰美,如果没有见过这个场景的人不能理解什么叫鱼米之乡,也永远无法理解什么叫‘苏湖熟,天下足’,我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江南的年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江南人朱学东来重现那些江南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

显然,今天的年味已不同于昨。但是我们依旧爱看那些故旧的过往,它们留在了杨信与杨惠泽仪合著的《年味儿》(商务印书馆)里。

一个“年”字,勾着多少中国人的魂儿。无论你身在何方,有多忙碌,都想着要好好过好这个年,而变化的传统当中,依稀也能找到一点点自过去承袭而来的仪式。

于是,民俗成了一门学问。

陈勤建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也可在此时一读。

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都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间,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

所以,民俗也进入了文学。

《红楼梦》里写到很多风俗,最让人动心的,应属从腊月到正月的春节年俗描写。其中涉及到的民俗有办年事、大扫除、换门神、贴对联、设天地纸马香供、祭宗祠、吃年酒,以及正月里“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弊”等项。如邓云乡先生所言:“不惟将荣宁两府过年的情况写得如火如荼,跃然纸上。而且也生动了记录了二百多年前过年的生活细节,是研究风俗史的好材料”。

《红楼梦》各回书中,专写过年的则是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正是一年中难得的闲适时刻,不妨翻来重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4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