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虎

以清朝藩属国制度为引,深入探析清朝宫廷饲

发布时间:2023/2/20 18:42:00   

引言: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至年末代帝王溥仪退位,共传承发展了年。在清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前期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开疆扩土、扫除叛乱、稳定政权,使清朝历史发展步入快车道,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康乾盛世”。

清朝建立之后,历代帝王执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疆扩土,扩大势力范围。巅峰时期,其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南到南沙群岛。总面积多万平方公里,这妥妥的亚洲东部最大国家。

巅峰时期的清朝疆域

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寄。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清高宗实录》

如此大的统治面积也就意味着藩属国的众多。清朝前中期,或仰慕清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或畏惧清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周边许多国家选择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所谓宗藩关系,意为周边藩属国向中国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

咱们比较熟悉的藩属国有东边的朝鲜、琉球;中南半岛的安南(越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等;西南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中亚西亚有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爱乌罕(阿富汗)等。

如此之多的藩属国,地理位置天南海北各不相同,各个国家的物产也不尽相同。每次到了给清朝“进贡”的时候,为了博得宗主国好感进而谋求更大利益,这些藩属国总会想尽办法寻一些少见的珍禽异兽献给清朝统治者。面对这形形色色的珍禽异兽,大清朝廷也犯难,这可是“万邦来贺、彰显国威”的证明,既不能扔了,也不能退回,只能命人好好安排照顾这些“贡品”,这便催生了今天我们要说的清朝宫廷豢养珍禽异兽的制度。

珍禽异兽对清王朝的象征意义--国泰民安、祥瑞之兆

暹罗国进贡,有六足龟十枚,比至京师,止存其三。其足前二后四,趺趾相连。予在主客时见之。--《池北偶谈》六足兽,王者谋及众庶则至。--《宋书》

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面对罕见的奇珍异兽时,统治者往往会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因此,珍禽异兽也被用来宣扬君权神授,证明统治者政权的合法性,其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清朝前中期,疆域广大,万邦来贺,统治者也乐于用奇珍异兽这种祥瑞之物来为自己歌功颂德,以此来证明自己顺应天意、天命所归。

乌龟象征着长寿

池北偶谈记载,康熙七年,暹罗国(泰国)向清朝进贡六足龟和孔雀,乌龟象征着长寿、健康,六足龟比较罕见,前面两爪,后边四爪,这是标准的六足兽啊。《宋书》说只要统治者得到六足兽,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孔雀就更不用说了,颜色艳丽,神似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更是祥瑞之兆。

孔雀,与传说中的凤凰相似

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车臣汗、丹津喇嘛、墨尔根诺颜、毕席勒尔图汗、鲁卜藏诺颜、车臣济农、坤都伦陀音此八札萨克,每年进贡白驼各一,白马各八,谓之九白年贡。--《清世祖实录》安徽六合县民王振家庭树产白乌二,督府麻勒吉表进于朝。--《池北偶谈》

进贡的珍禽异兽中,又以白色最为稀有,称之为“白祥”。清朝顺治时期蒙古各部的“九白年贡”就是很好的例子。民间也有自发的进贡传统,安徽某农户家里发现了两只乌鸦,乌鸦乃是孝鸟,而白色的乌鸦很珍稀,也上贡给了朝廷。

白色乌鸦被称之为“白祥”

其一玉质纯素,隐有青文,度今尺髙五尺一寸,长七尺四寸;准周尺高八尺有奇,而长丈有二尺。厥性和柔,骎骎绝足,爰命之曰如意骢。骢言其色也,如意言其德也。--《如意骢图赞》

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其他异兽,清朝时民间经常向朝廷上报瑞兽麒麟,据说麒麟只有在太平盛世时才会现世,以此来歌颂统治者治国圣明。只是麒麟有否的真实性有待于商榷。比较靠谱的还要数名马了,乾隆时期,准格尔进贡千里马,毛发如玉,深受乾隆喜爱,名之曰如意骢。除此之外,进贡的异兽还包括鹰鹞、鹿、狮子、大象、金丝猴、犀牛等等。

十骏图之如意骢

清朝的统治者见到这些象征着祥瑞的珍禽异兽,感受着底层人民的拥戴,面对着万邦来贺的殊荣,享受着这份锦上添花的荣耀,定也忍不住内心的豪迈之情吧。

珍禽异兽对清王朝的具体作用--朝仪必备、贵族赏玩

1、朝仪必备

朝仪必备说的是清朝宫廷举行大的仪式时使用这些珍禽异兽来显示排面,一方面这是维护皇权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威仪、宣扬教化的手段,使得本来就庄重肃穆的场合更具仪式感。

厥贡惟象象云驯,龎然巨体性孔良;金羁锦襜饰身首,正朝分立金门旁;玉辂金辂高数丈,驾缚安稳行堂堂;升平仪卫匪异物,屹然排仗威遐方。--《驯象歌》

不同于元代、明代朝仪中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驯兽,清朝宫廷追求简约,一般来说偏好驯马、驯象、鹰犬等。尤其是驯象,周身都覆盖着金银饰品,显得色彩艳丽、富丽堂皇、威武庄严、霸气十足,从《驯象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驯象的的强大气场。

清代宫廷仪式中的驯象

除了驯象,鹰犬也经常出现在清代朝仪中。但是一般应用于帝王的丧礼的仪式中。如顺治帝的丧礼中就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鹰犬。

清代重大仪仗主要分为大驾卤簿、法驾卤簿、銮驾卤簿和骑驾卤簿四种,所有这些重大场合都少不了这些珍禽异兽的身影,以此来衬托大清王朝的威严。

2、贵族赏玩

清王朝以武立国,崇尚武力,因此帝王贵族们闲暇消遣时都喜欢赏玩异兽,观看比斗。清朝入关以前,绝对算是马背上的国家,因此王公贵族对名马都有一份不一样的情愫。乾隆的“十骏”声名远播,皆为万里挑一的名马。除了驯马,宫廷中也不乏狮、豹、鹿等异兽。

康熙年间,驾幸南苑,观象与虎斗,虎竟为象所毙。--《池北偶谈》

根据《池北偶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藩属国进贡的异兽饲养在南苑,珍禽异兽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比斗供统治者及贵族消遣娱乐。

虎象之争深得贵族喜爱

清王朝对珍禽异兽的接收--程序完备,按价接收

清朝时期,朝廷收到的珍禽异兽众多,有藩属国进贡的、有各地方衙门上交的,参差不齐、形形色色,如果没有一套完备的接收政策,很容易出问题。清朝在这方面的制度就做的比较完善。

议准外国朝贡,以表及方物为凭,该督抚察验的实,方准具题入贡;又定贡使到京所贡方物,会同馆报部,提督该管司官,赴馆察验,拨役管领,由部奏闻。贡物交进内务府,象交銮仪卫,马交上驷院。--《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藩属国想要给清朝进贡,首先需要提前告知,递交表文。朝廷审核批准之后,藩属国才可以正式进贡。到了皇城,再次检查核实无误后才上报皇帝,然后根据贡物的类别分别交由相关的部门保管处置或者饲养。

清朝接收珍禽异兽等贡物还有个特点,就是“物有所偿,贡有所赏”。意思就是不白要你的贡物,给予回赏,并且清朝作为泱泱大国,非常注重面子,不能让周边的小国笑话,因此回赏往往比藩属国进贡的物品价值还要高。一看还有这好事,这些藩属国也是铆足了劲上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促进了清朝与周边国家商品经济的往来。

清王朝对珍禽异兽的豢养--分门别类,制度周密

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史记·殷本纪》

古代王朝建立“私人动物园”豢养异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统治者将缴获或者收集的珍禽异兽置于专门建造的屋舍内进行饲养。到了清代也不例外,为了更规范地对珍禽异兽进行饲养和管理,朝廷建立了一整套的豢养制度来适应匹配各种类别的动物。

清代设置内务府作为这些珍禽异兽的总管理机构,下辖不同的子部门来分门别类的对应不同的异兽。设置上驷院负责管理马匹等事务;庆丰司负责管理牛、羊等事务;设置驯象所负责朝会仪仗等事务;此外,还有养牲处、养鹰鹞处、养鸦鹘处、内外养狗处、鸽子房等等其他名目。如此一来,便不容易混淆,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有了不同的部门来管理这些珍禽异兽,那接下来就需要有相对应的专业人才进行饲养。上驷院底下有马匹十八厩,这里边既有皇帝、皇子的千里马,也有用于干活的普通马。于是,朝廷设置了“厩长、厩副、厩丁、管领下披甲人、草夫”等官职来进行日常管理。驯象所位于宣武门内,专门设置象奴进行日常饲养。养鹰鹞房位于文华殿附近,设置管理事务、协办事务、鹰上统领、蓝翎侍卫头领、笔帖式等各类型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御犬处位于东华门内,设置头目,副头目,笔帖式三类管理人员等。

朝廷用来养马的马厩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朝对珍禽异兽的饲养分类是非常细致的,设置的部门也非常有针对性,每个部门的人员编制也极为齐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豢养制度的全面性。

后期珍禽异兽对清王朝的影响--不堪重负,滋生腐败

1、豢养成本巨大,人员编制冗杂,财政不堪重负

凡是粥饭及肴馔等,若有剩余者,切不可抛弃,或让服役下人食之,或哺猫犬,或饲禽鸟。--《内务府全宗》

清朝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弱,财政收入捉襟见肘。但此时饲养的珍禽异兽数量没有减少,吃的饲料没有减少,管理人员也没有减少,这就导致了整个豢养成本没有大的缩减。逼得雍正帝没办法,指示将剩菜剩饭拿来喂养这些珍禽异兽。除此之外,庞大的人员编制也让统治者很是头痛。前边我们说过,清代宫廷豢养制度的一个优势是饲养人员数目巨大,照顾地更好,但这个前提是政府财政充裕的情况下。如果财政扛不住,那么这个冗杂的人员编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各级官员欺上瞒下,邀功争宠,滋生腐败

向来各督、抚、盐政、关差、织造等,于年节庆典,每备物呈进。--《清高宗实录》

乾隆时期,地方各级官员可以向朝廷进贡,当然这不是强迫的。但是各级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升迁着想,都会想尽办法搜集珍禽异兽进献帝王,以邀功请赏获得升迁机会。在官场上,搜索珍禽异兽俨然已经成为一项标榜自己的政治功绩,谁敢不尽力而为?清朝中后期,官员更是大肆搜刮地方珍禽异兽进贡朝廷,在整个过程中,吏治腐败彰显无疑,官员们以进贡为名行搜刮民脂民膏之实,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对藩属国而言,进贡途中,扰民、劳民、滥索摊派事件也是屡禁不止。

结语:回望清朝前中期那段岁月,万邦臣服、四海来贺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朝代,宫廷的奇珍异兽更多的代表的是大清朝的一种政治威仪,一种泱泱天朝、天下一统的自豪与荣耀。这些珍禽异兽也确实对清朝前中期的经济政治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清朝中后期财政的恶化,饲养和管理这些珍禽异兽的巨大开支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导致了吏治腐败,加重了下层百姓的苦难。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参考文献:《池北偶谈》、《清世祖实录》、《钦定大清通礼》、《清史稿》、《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日下旧闻考》

文内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本文由历史纵论原创,原创不易,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2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