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虎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三

发布时间:2023/4/9 18:20:11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173182.html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三)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塔式龙纹藏壶

酒不醉人壶自醉,闲卧展橱品自高;佛塔雕画龙纹缠,藏俗俱全纷呈现;破解香里劝金觥,万种惆怅罇酒湛。一座珍贵弥臻的塔式龙纹藏壶,是件稀有罕见的容器,曾经在文博界引起争议,先后有“灯具”、“冥器”和“原始魂瓶”等定义观点,面对浩瀚的中国礼仪佛教文化,力求探索其历史,只能浅以聊述。

塔式龙纹藏壶,又称“皈依瓶”、“堆塑罐”,材质为彩瓷烧制,造形为全塔式,由圈底、塔身和上盖组成,塔肚刻画一条飞龙,形似逼真,精美呈现。据史料记述,是古代早期的魂瓶或由瓮棺演化发展而来出现的,在黄河流域,距今八千年前已普遍流行。中国酒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就像藏族酒具也是一流具佳,随着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受长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每家每户的客厅陈设着各种酒具,与塔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土陶酒壶、竹管酒壶、野牦牛角酒壶,大小不一,形式各样,晶莹剔透,十分讲究,工艺精湛,这些酒具都包含着藏民族独特的手工艺和生活美学,也是一个微缩的江湖,蕴藏着藏族人内心深处最为寻常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

酒文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唐代李白《月下独酌》中写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魏晋陶渊明《饮酒》中写到“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好酒配好壶,更有好诗相配,都是好东西,是为塔式龙纹藏壶最好的作答。

.老锡酒壶

“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锡壶老生辉,农舍置火盆,烧酒溢飘香,咕噜一壶尽,“酒干倘卖无”,醉了几辈人,至今民间仍有“瓮边醉倒毕吏部,马上扶归李太白”的劝酒对联。今日遇见古代老锡酒壶,载酒问字,藏礼于器,设计之巧思,尽显风雅,诚属凤毛麟角。

在中国,锡之为器,历史久远。金银铜铁锡,锡是五金之一。历来青铜文化为世人所重,其实所谓青铜,乃以铜为基的铜锡合金(锡能使铜硬化而形成青铜)。我国的炼锡历史,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开始了,考古发掘的证据表明,锡器的历史早于青铜器,但却比青铜器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老式锡酒壶,据古籍记载,农历十一月一日,“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宫中“遇雪即开筵”,赏雪时“羊羔儿酒以赐”。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温酒的习俗,到汉代,有温酒樽,配以杓,便于取酒。唐代出现了大量金银材质的温酒器具,造型华丽端庄,制作精细。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高峰期,瓷的注碗是当时一种最普遍的温酒器具,由注子和温碗组成,注子是盛酒的,温碗广口,碗壁直而深,圆筒状,有的通体呈莲花形,大小依注子而定。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内,倒入热水即可温酒。明清时期,各种形制的温酒具都出现了,材质更是多种多样。其中,锡制温酒器是上上之选,锡的热传导率高,温酒效果好,而且锡离子能吸附了酒中杂质,增加了酒的原味,使酒更加香甜爽口,因此锡制酒壶被广为使用。在万历年间,苏州人赵良璧制锡器,仿时大彬紫砂式样,开一代新风,同时也成为仿紫砂文人锡壶制作第一人。稍后,又是苏州人仿紫砂锡壶名声始大盛于世。他以生锡制壶身,用檀木作壶把,以玉作壶嘴和盖顶,其作品在当时卖价就很贵。到了明代宣德年间,还是苏州人叫朱端的,人称“朱家鼻”,以锡制各种器皿,造型奇古而闻名。嘉庆以后,许多文人书画家插手紫砂创作,提倡形体简练,以便在壶上题诗作画,这时期出现了锡包壶,经常有名人制壶,文人刻画,紫砂作胎,壶身包锡,以玉点缀,文气十足,深受文人雅士宠爱。锡酒壶的革变过程,也见证了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

小时候,在姥爷家经常看到,老舅用锡酒壶斟酒,在火盆上烫酒,那氤氲弥漫的酒香,那时在农村是家常便饭,总有常见常新的感觉,这种情趣,我对锡壶的了解,是伴随着惊奇一步一步走进心里,这种心思一定是乡情乡恋乡愁的结果,也是写它的最大魅力所在,让我倾述壶言壶语,发表中国锡壶之路上心得和感悟,与读者一起赏析锡壶艺术之美。

锡壶是一种长时间被遗忘的古玩,其趣味往往和发现连在一起,一把稀有的古式锡制酒壶,做工精细,纯手工锻造,壶身錾刻三圈标识,浑然天成,可为明清佳品,实属精美之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锡壶、锡烛台、锡茶罐、锡果盘、锡香炉、锡盒等等,造型古雅、新奇,用淡雅遐思不断扩充,表现的方式以本色为主,色泽沉静,暗合清幽之情境,从自身的工艺上下功夫,以“新、奇、绝、特”设计可谓妙绝,走进社会广泛使用的各个领域。

.白瓷酒器

醉卧家中会客见,曲水流觞只等闲;芳冽醇美谈笑间,停泊情谊感应线;嘲弄流弊深与浅,壶盅斟酌瓷甚洁;金瓯永固映花面,璞素玉姿向时红;酒酣文思何所蓄,瑰奇仪形荡欢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白瓷酒器琥珀光,岂不壮哉呈眼前。很多民俗酒具,富于赤峰草原民族特征,彰显民俗文化的盛世遗风,形成一道亮丽的收展大观。

白瓷酒器,是酒文化的载体,包括盛酒的容器和饮酒的饮具。中国饮酒文化酒具的发展,是从古代先民酿造果酒乳酒到粮食酿酒;从曹操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从刘邦项羽的鸿门宴到康熙大帝的千叟宴;从李白斗酒诗百篇到水浒传里武松三碗不过岗打死老虎;再到无酒不成礼的饮酒文化,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永著史册。

远古时期的酒是一种黏稠度很高的类似现在的醪糟的饮料,古人称之为酒醪。这种就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吃的,古人常说的吃酒,就是这个原因,也是因此酒具口较宽大。宋、元、明、清时期是古代酒器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更多使用的是瓷做的酒器。古代瓷器最好的时代是宋代,出现了成套的白瓷酒具。伴随着中国悠久的酿酒史、饮酒史,形成中国的酒具史,各种形式的、各种材质的酒具异彩纷呈,最大众化的还是白瓷酒器。

中国是诗歌之国,诗酒不分家,国人情感细腻,汉字瑰丽神奇,从《诗经》《楚辞》开始,唐人喜欢作诗,也喜爱饮酒,酒场是那个时代文人创作的重要场所。打开《全唐诗》,合计有多首咏酒及与酒相关的诗歌,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歌数量居多。唐代诗人多,酒徒众,名酒繁,杯具杂,而且酒具也十分考究。唐人饮酒器具,异彩纷呈,那些黼黻诗文与神奇酒具相得益彰。岳武穆诗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

白瓷酒具被时代欲擒故纵,饮酒情礼,是具有永恒魅力的味外趣味。在赤峰一带,遇亲朋离合或红白喜事,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出一种感情,洽谈生意,平息纠纷,人们也愿意在酒席上细陈曲直,都离不开白瓷酒器,根植于中国的发展,清晰的记录在中国酒具发展史里。

.紫铜火罐

流年黄花落苍烟,痈种疮毒逐袪炎,解愁去疾神功显,疏通经络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痛,拔毒泻热调阴阳,扶正祛邪治愈疾,这就是紫铜火罐的功效履历。

紫铜火罐,是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拔罐文化,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但是,其发展过程是十分缓慢,长期以来,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神奇的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采用的工具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和紫铜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

紫铜火罐,铜色漆黑,精美绝伦,是中国民间比较流行的拔罐工具,极具火罐的代表性,富于收藏研究价值。

.兰边杵罐

一罐相承,终定大蒜的命运,居于餐桌,津津乐道,在有味的社会里,无计过往,成就一番事业,如果疯狂就会熄灭所有收入,降伏许多烂泥,只是一技之长,曾经在软弱的腰背,紧紧的吸牢,像野火燃烧在背脊上的田野,重生肌肉如黄山原斑点,血脉像黄河,让挺起的脊梁,留下了大红大紫的吻痕印记,应运与时俱进,伴随走向世界,成为今日的兰边杵罐。

兰边杵罐,是由火罐演化而来的生活用具,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罐体,是火罐样;二是杵棒,像捣棒,有瓷棒、木棒和铁棒等。还可以用急拔罐子,吃饺子捣蒜泥,用意的延伸,附应的文化底蕴,成为社会生活返朴归真的载体,铸就中国人强大的华夏基因,深邃遒劲堪称民俗之魁。跟随历代纪元,世纪相袭,不断近化发展,加持纳入民俗,永续利用,造福于民。明代陈子龙在《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一诗写道:“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明代葛一龙在《桃花源》一诗写到:“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花开与花落,流水送流年。”通过古诗的写意,深知火罐物件的用途与作用,以及演变成杵罐的全过程。

在大跃进的生产队时期,赤峰一带,普遍流行着拔火罐的习俗,特别在家乡,在吃饺子的时候,还利用擀面皮的擀面杖砸蒜,可谓一罐两用。一年冬天,生产队车老板子去拉煤,掉进冰窟窿,腰疼,当时找不到拔罐子,只有一个砸蒜的杵罐,有人说:“那也不脏,不干不净吃蒜没病,老祖宗就是这么用,这也是传统。”后来,供销社有了白瓷的砸蒜器件,一罐专用,倡导人们的新生活,开启了兰边杵罐的广为流传。

.铸铁捣药罐

铁定终身出嫁药房,悬罐济世叮当叫响;寂寞陋巷厌权门,愁牵香惜故园情;双眸粲如星,插羽欲相从;一旦奋飞身不顾,岂在朝朝与暮暮;多少事用罐急,驱众病功告成;诗意春秋不计过往,笑语冬夏大爱无疆;韵高调古缚豪英,佳句妙今若大瓮;山川自古穷绝处,铸铁点顽成转丹;琼楼绝栋隔绮窗,惭愧知音个中人;仰首填市井,欢颜顷刻间,这就是中医记忆中的铸铁捣药罐,遗风霸气,旧俗姝含。

有一尊铸铁捣药罐,纯生铁铸造,是药铺中医师捣碎药材的工具,它既显石墩形,又像花瓶状,上下部分比中间略小,造型拙雅,古朴大方,精致典雅,线条流畅,实属罕见,堪称精品。一般的捣药罐为石质或金属质地,由捣药体、捣药杵和盖子组成,可以捣碎川贝、牛蒡子、酸枣仁等中药。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个捣药罐不知捣碎多少中药,治愈了不计其数患者的疾病,立下了显赫的汗马功劳。

回顾药业历史,见证社会发展,从中了解人类健康成长的历程。中国药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为圆柱形可移动的罐具,是从石器、陶器、瓷器、木器和铁器开始,分别是“前身器皿”和“原型器皿”,渐渐开始风靡全国乃至世界。论起源,世界权威的学术界认为,中国是日本铁器的祖宗,其中日本的千利休、手取釜、铫子、土瓶、绳纹瓶、天明壶和京都壶等器物,也包括捣药罐,都是中国的早期发明。

文明老岁月,平生嶔巇顿挫勇,欣髯抵掌论古今。铸铁捣药罐,在李时珍时代就已经成熟起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鼎盛一世,经久不衰,被中医钟爱,是中国独特的医药文化瑰宝。

.彩釉藏壶

美气美味具佳,茶道佛道藏传。——彩釉藏壶。

彩釉藏壶,扁圆壶身,龙口凤嘴,圆柄翅尾,器型俊秀挺拔,壶身连接紧密,浑然天成,绝妙处在于双目外眦,凤嘴龙口大开,栩栩如生,若将壶内注满酒,执壶竟是倾流而出——“龙吐水”,这正是风水中讲的吉兆。如今每到盛夏,倾盆暴雨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的老城墙,都还能看到“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大气磅礴。此壶设计之巧思,真令人拍案叫绝。这种瓷器叫做贡瓷和官窑。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

一把彩釉藏壶,就如当代钱钟书在《中秋夜作》一诗中写的一样:“补就青瓷转玉盘,夜深秋重酿新寒。”彩釉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夜深了秋意更浓,气候开始转冷也新鲜热烈。另外,还有宋代杨万里在《道旁店》中写到:“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村外偏僻的道路,有两三家茶摊,清晨拂晓,摊主们还没有烧起热水,煮茶,没有来得及准备,田间的农夫不爱多事,可是,你看,瓷瓶中的一束紫薇花却是哪位农人趁着拂晓刚刚摘下的一样。唐代的皎然也赶热闹,写了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彩釉壶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品读诗人笔下的诗歌,从感人至深的文化内涵中,启迪心灵,置顶收藏,物超所值,总有“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的味道!

.酱彩双杯

成双配对酱彩杯,斟茶酌酒论贤英,挥手带不走一片云彩,彩墀散酱色,席间桌生芳,宝觥交劝殷勤愿,这种情趣,这种心思一定是当时文人参与的结果,尽显风雅,千古流韵,酱釉留芳。宋朝诗人苏轼曾赋诗:“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宋朝陈义《菩萨蛮》“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杯子,永无止境,只要实用一切都会好,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

酱釉双杯,釉层均匀,从彩色上,往往给人以含糊不清的感觉,有人通称为“紫定”。古人是从直观视觉上辨别颜色的。还有人将酱釉称为“绛釉”“赫釉”“赭釉”“褐釉”等,至于用“酱色”来形容瓷器釉色,其概念含义本身也是十分宽泛的,令人难以界定出准确色位。清代以后,酱色已经是与紫、红、青、绿、黑等并列的颜色名词。酱色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故而得名,又称“柿色釉”。宋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清雍正十三年(年)唐英撰《陶成纪事》有载:“一仿紫金釉,有红、黄两种。”乾隆时宫廷曾发样指令照样仿造紫金釉器,《清档》乾隆记事记载:“乾隆三年(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小缸……传旨:交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皇帝的亲自参与,皇家文化与艺术养分的植入,无疑从根本上提升了酱釉瓷器的高贵身份。

酱釉瓷器,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为棕黄色系,即使有些偏赭、偏紫、偏红或偏褐,可称为酱釉彩。见到一对标准的酱釉瓷杯,釉面润亮,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好似紫金包镶一般,可谓紫金闪耀,色调似僧侣穿旧的僧衣,被称为“老僧衣古”,釉素划纹工艺,贴塑乳钉手法,古朴造型风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自成体系,是辽金时期北方草原的代表瓷器,堪称楷模,一枝独秀,可与名瓷异曲同工之妙。

酱彩惊奇异,紫色晶如玉。中国瓷器历史的辉煌,虽然在金戈铁马的漫漫狼烟中淡淡隐去,但这华贵而不热烈、静谧而不绚艳、神秘而不沉重的特殊美感,以及优秀的传世精品,并没有消失在民俗记忆的长河中,而是以煌煌赫赫的瓷气,书写了它的灿烂,这也正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所在。

.杵砸石器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破惊天如歌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生活纪元,是自然界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很多石器,造型各异,精美绝伦,其中杵砸石器很引人注目,粗拙不失雅韵,石涵春秋而不古美,从中悟岀很多智慧的话语。当时人类虽已使用非常粗糙的石器,但生产力极低,并经常面临自然灾难、凶猛野兽的威胁,所以,人为求生存,必须结成群体,过着“聚生群处”的生活,以天然的石头做成工具,形成庞大漫长的石器时代。

中国石器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还可分化为石斧、石锛、石凿三大品类。早期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砾石加以敲击,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中期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精细,以莫斯特文化为代表,特征是修理盘状石核技术,典型器物是刮削器和尖状器。晚期的石器出现了穿孔和磨光技术,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石器主要用石叶制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钝背刀等,出现了装饰品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考古学家统称的“新人”,与“古人”有别,而“新人”与现代人更接近,智力大大提高,是以石器为证据的充分体现。

杵砸石器,是端刮类器具,用石头雕刻技术,打造圆柱体,以座状底座为基,从上端刮槽杵砸硬壳类食物,逐渐平衡凹进,发展到石杵和木杵的应用,锐利石器的产生,火种的岀现,人类逐渐改变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以谷类坚果为主,岀现耕种农业的劳动生产,农产品加工成为主流,以石为器便应运而生。悠久岁月又已过去,人类的演变过程主要靠劳动,劳动是人类演变得根本原因,制造石器工具,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由原来的靠天然靠大自然的赏赐,到自行生产,变成文明演变的时代趋势,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小时候,上山挖野菜,经常捡到各种石器,觉得很好玩,都收藏起来,在今天看来,几乎每一块石头都有美丽神话,特别是杵砸石器更有传说与故事。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初头朗村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第一卷)》《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