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虎

锦绣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中国皮影戏青岛

发布时间:2023/7/9 14:01:58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我国产生较早的戏剧种类之一,也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以羊、牛、驴皮、纸等为基本材料,制作成能活动的形象造型(即影人),由艺人手执竹扦在幕后操作,通过光线的透视,配以演唱及丝竹鼓点的伴奏,在影窗上展现各式人物和故事。皮影戏是一门集文学、绘画、雕刻、音乐、表演于一体,融进历史、哲学、宗教、民俗、伦理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历史起源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从清人入关至清中期,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到了清朝末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夜晚的皮影戏场所会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皮影制作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艺术流派

影戏流传于全国各地,形成不同流派与类型。总括而言,中国影戏共分为七大影系: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潮州影系。

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西汉传承至今,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从兴盛到现在受到电子信息时代的冲击,逐步衰落。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传统艺术留存下来,它才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国家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END———

编辑︱于丽徐帅生琪(实习生)

制作︱生琪(实习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120.html
------分隔线----------------------------